2006的夏天,我有幸能去到憧憬已久的現代主義大師Frank Lloyd Wright的名作落水山莊參訪,當時的感動一直到多年以後都還留存在腦海裡,因此想談談她。
在現代主義輝煌於建築史的時代裡,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是不能不被提及的重要人物(雖然他自己並不是那麼的「現代主義」),而落水山莊(Falling Water)則在萊特的畢生作品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落水山莊原先是一座建築在美國賓州山林裡的瀑布之上的私人別墅,週邊的環境是鬱鬱青青的森林,伴隨著小溪湍流的水聲。人造的建築物在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裡頭卻不會顯得唐突,反而讓人有種建築緣地而生的印象。用以融入環境的關鍵元素之一是建築材料,取自當地的石材讓落水山莊就像是「生長」於溪邊的一間安靜石造小房。因為皮膚骨幹都與週遭環境具有相同的基因,讓建築物本身即便隨著時間之流數十年的沖刷,卻依然擁有原初建築師設計構想中的山野氣質,甚至與環境相處得越來越融洽。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有機的表現了:基座與外牆石材上的青苔、木框料上的落漆與斑紋都跟著時間一起緩緩地產生變化,彷彿建築也具有生命;另外一樣有機建築的體現發生在建築與其內外關係上,除了材料上和諧了建築與環境,從室內家具的風格、擺設一直到藉由開窗所完成的視覺導引,每個建築相關的元素之間都有牽連著的關係存在。再打個簡單的比方:進到落水山莊建築的室內就好似進入一個生物體內,每個臟器、每條血管神經都是那麼地緊密相連,都配置得那麼恰如其分,像個有機體。
視覺的延伸是萊特運用來與環境做連結的另一個手法,他利用壓低的天花板扁化室內空間,藉此將房子裡的大小玻璃窗都變成一個個的框景,並用各個視覺角度將外頭的自然風景都吸納進了室內。雖然有人說略嫌低矮的天花是因為萊特本身就是個矮個子,業主也是個矮個子,於是這成了建築師帶有一點任性的構想,或者也可說是「客製化」的設計成果,但是我相信利用空間感的變化來達成引導視覺的效果必定不是個巧合。雖然建築物皮層的界面還是保持著現代主義的特質而使室內外有清楚的分野,但是因為視線被設計過了,使得室內外之間產生一種巧妙的關係,室外的景物被吸入了建築裡,建築裡的空間滲透出室外。在這個地方我聯想到了隈研吾所說的關係性與原廣司提出的身體性,落水山莊也運用了身體感官與視覺經驗去連接了室內的主體(也就是人)與室外的自然。其實溪水與瀑布就在建築體下方這件事同樣地表現出隈先生所說的關係性:可以想像水為一種關係性的介質,當水自樓地板下方流出窗景的視線範圍,彷彿自身也得以透過玻璃向外延伸,這樣動態的連結效果較之靜止的水面更為強烈。
至於建築的量體設計,落水山莊維持了萊特的一貫設計風格,讓垂直與水平的元素交織,讓量體也具有不規則延展的視覺性。垂直的量體用的是石材,水平向是很厚重的混凝土量體漂浮在玻璃盒子之上,於是設計的整個邏輯性變得很清晰。深色的石材、米白色塗裝的混凝土量體、透明的玻璃盒子是用黑色的細窗框表達輕盈感,三種主要的建築元素讓建築體維持在穩定與不穩定的平衡點,沉穩卻又讓人感到搖搖欲墜,這是利用結構與建築設計協力才能達成的有趣效果。
當設計已經做到這個地步的時候,相對的某些部分就變成可以被忽略的,例如細框與結構體接合的細部。溪水聲全天候被帶入房子裡,這也違背了現代人要求居家安靜的基本要求。但是居住行為本不應該千篇一律,人們習慣給自己施加很多成見的限制,連帶建築師的設計也經常被侷限在同樣的範圍,其實program應該是可以不斷地被挑戰的。也就是說,因為是在山裡這樣的環境,又或者業主本身熱愛大自然,那麼溪水聲就不算是噪音、不需要被隔離,而結露與滲水就不會是太嚴重的問題,私密性也不用受到過多的關心。由現代主義大師設計出來的落水山莊,因為將草原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卻在很多地方透露出反規則、反理性(理性是現代主義的內涵)的線索,或許跟萊特自己就是個具有任性、孤傲性格的人有關。
落水山莊與其所在的山林還構成一種有趣的經驗,也就是approach experience。在接近落水山莊的途中,除了山林所提供的一種看似無規則卻又隱藏著秩序的空間體驗(如同藤本壯介眼中的森林),還有幾處view points可以透過樹叢雜枝遠眺建築的各個角度,在行進的心情上提升了愉悅的感受,似乎有種把自然環境和建築都攪和在一起成為一個場所整體的感覺。於是森林與建築都起了變化,一旦落水山莊移出這座山林,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吧!而完成這件事情的就是建築。在隈研吾設計的龜老山眺望台一案中,建築師主要的概念是要弱化建築的存在感,而加強設計動線、創造出一連串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的視覺體驗。二者的差異是龜老山眺望台採取的是主動式動線設計,使人在被弱化的建築中移動的同時可以經歷被準備好的觀賞自然饗宴;相對的落水山莊並未「設計」動線,而是將融入自然環境中的建築物放在那兒,讓建築成為風景之一,而環境會自己產生不經意的機會和建築產生聯繫,這是一種被動式的行為。然而二者都看得出對於approach experience的體現,也是將建築所能影響的場域擴散的方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