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在嘉義市,雖然離我們的巢穴有些距離,但還算是有地緣關係。那天大張旗鼓的去現場實地踏勘了一番之後,我們發現是個有趣的基地,因為現況對於都市景觀整體而言並不友善,但對於犯賤(誤)的建築人來說卻正好是可以拿來做文章、解問題的好地方。不多的工程預算讓我們能夠對建築體伸出魔爪的範圍相當受限,既有結構的問題也讓我們燃燒的設計魂動輒得咎,然而本著「走著瞧看著辦」的初心,我們沒經過太多的內部討論就決定參加這個競圖,也承蒙主辦單位看得起而得標,然而大家都知道,這個開始恐怕不一定是件值得慶祝的開心事(雖然我們還是慶祝了……)。
最早被我們納入問題討論清單的是結構問題,也必須是結構問題。結構問題關乎工程預算分配,也會直接影響外立面的設計策略與材質計畫,因此若希望往後的設計規劃發展能相對無後顧之憂,這些事情必須及早被端上桌面討論。在還沒正式開始進行細部設計時,我們就先請結構技師就目前的規劃方案做評估,如果可以用相對簡單的方式做結構補強,那我們也許就能省下許多必須花費在結構與立面修補的工程預算。
在投標前的現場探勘時,我們也特別留意了屋頂防水以及基地周邊排水系統的現況,另外也大致的討論了將來空調設備及管線如何配置比較妥當的問題。這些聽起來似乎都是與設計提案較無關的東西,但它們卻是我們在做過幾次的舊建築改造後,認為會對平立面的設計產生產生莫大影響的關鍵。建築改造工作的前期規劃總會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議題,我相信本案一定還是有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到的病症,但我們希望至少將我們所能想到可能會有的問題都先釐清一次,才不枉費之前掙扎著積攢下來的經驗。
因為本公司的兩個頭目近期都有照顧幼兒的經驗,「幼兒園」這種空間對我們來說很容易就產生共鳴。在討論孩童的教育與生活空間時,我們很快地就提出了一些關於安全性、趣味性等方面的議題,並用腦力激盪的方式來做簡單討論。內部空間改造與相關的設施、設備其實是我們預想要會花費最多預算的地方,因為對於孩童們、老師甚至家長來說,這些才是在我們關注的事情當中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犧牲建築造型設計空間當然會有點掃興,但對我們來說卻不是太難的決定。接下來我們在法規、面積、成本、及安全性的框架裡試著塑造適合孩子們學習與遊玩的空間,也在設計工作進行的同時將我們自己沉浸在還未完成的的空間裡遊走。這個時候,我們像是在為小孩做設計的小孩。
其實不論是在討論建築體的結構問題或是內部空間改造,在更之前就產生的概念是「打開」。當我們第一次到了現場看到基地周邊那圈對外圍閉的水泥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把它「打開」!雖然我們耐著性子檢討著結構、內裝、成本、法規等繁瑣的問題,但是想把牆打破、把皮層剝開、把內部有趣的、豐富的東西全都掏出來的這個「打開」的想法,卻是一直都熱切的存在著。設計的工作目前也還在進行中,因為要考慮的事情很多,而為了讓整個提案最終能被實現,我們還必須要能有效的運用時間。然而在這期間,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改變些什麼、呈現甚麼給都市、街道、與人,這樣的念頭一下子也沒有停過。
如往常一般,面對電腦螢幕時,我們總是一邊想像著某個未來的美好樣貌,一邊督促自己不要停下設計工作的腳步。
Comments